【壮志未酬是什么意思】“壮志未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,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目标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评价历史人物、英雄豪杰或有志之士,表达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与敬仰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壮志 |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|
| 未酬 | 没有实现、未能完成 |
整体意思是:胸怀大志,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古文诗词中,常用于描写英雄人物的遗憾与悲壮。例如:
- 杜甫《蜀相》: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
- 陆游《示儿》: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
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对壮志未酬者的深切感慨。
三、常见使用场景
| 场景 | 示例 |
| 历史人物评价 | 如诸葛亮、岳飞等人都被后人称为“壮志未酬”的代表人物。 |
| 文学作品 | 在小说、剧本中,常用来刻画角色的命运与情感。 |
| 现实生活 | 用于形容某些人虽有理想,但因各种原因未能达成目标。 |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| 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壮志未酬”的关系 |
| 志在四方 | 志向远大,心怀天下 | 相似,但更强调志向的广泛性 |
| 抱恨终天 | 怀着遗憾度过一生 | 更强调内心的痛苦与悔恨 |
| 功亏一篑 | 事情将成而失败 | 强调最后阶段的失败,与“未酬”略有不同 |
五、总结
“壮志未酬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状态的写照。它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,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复杂情感。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,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,只要心中有梦,即使未竟,也值得尊重与铭记。
表格总结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壮志未酬 |
| 含义 | 胸怀大志,却未能实现理想 |
| 出处 | 古诗文、历史记载 |
| 使用场景 | 历史评价、文学作品、现实感慨 |
| 相关成语 | 志在四方、抱恨终天、功亏一篑 |
| 总结 | 表达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,体现精神力量与命运的矛盾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