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出自哪首诗

2025-11-05 00:39:57

问题描述:

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出自哪首诗,蹲一个大佬,求不嫌弃我的问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5 00:39:57

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出自哪首诗】“居庙堂之高则忧民”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士大夫在高位时应心系百姓、关心民生的儒家思想。然而,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,而是源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。

一、

“居庙堂之高则忧民”这一说法最早见于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原文为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。这句话体现了作者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政治抱负和仁人志士的责任感。

虽然这句话不是直接出自诗歌,但它的思想内涵与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相呼应,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国家、百姓的深切关怀。

二、信息对比表

项目 内容
句子来源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原文出处 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
出现文体 散文(非诗歌)
作者 范仲淹(北宋)
思想内涵 忧国忧民、以天下为己任
是否出自诗 否,属于散文名句
相关诗句 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

三、补充说明

尽管“居庙堂之高则忧民”不是出自诗歌,但它所表达的精神却广泛影响了后世文人,成为中华文化中“士大夫精神”的重要象征。在历代诗词中,也有许多诗人表达了类似的思想,如杜甫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以及白居易的“愿得万里裘,盖裹周四垠”,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。

因此,“居庙堂之高则忧民”虽非诗歌,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,值得我们深入理解与传承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