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万籁俱寂的意思】“万籁俱寂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绘一种极为安静、寂静的环境。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:“万籁此都寂,但余钟磬音。”意指万物的声音都消失了,只剩下钟磬的声音,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。
一、词语解析
| 词语 | 拼音 | 释义 | 出处 | 用法 |
| 万籁俱寂 | wàn lài jù jì | 所有声音都消失了,形容非常安静的环境 | 唐·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 | 多用于描写自然或环境的静谧 |
二、词语详解
“万籁”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,如风声、鸟鸣、流水声等;“俱寂”则是全部沉寂的意思。合起来,“万籁俱寂”用来形容一种极度的安静状态,通常出现在夜晚、深山、寺庙等环境中。
这种状态不仅仅是没有声音,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。在文学作品中,它常常用来烘托氛围,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、沉思或超脱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鸦雀无声、悄无声息、寂静无声 |
| 反义词 | 人声鼎沸、喧闹嘈杂、热闹非凡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自然描写:
- “夜深人静,万籁俱寂,只有月光洒在窗前。”
2. 内心感受:
- “在这样的环境下,他感到心静如水,万籁俱寂。”
3. 文学作品:
- “寺庙中万籁俱寂,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流动。”
五、总结
“万籁俱寂”不仅是一个描述环境的成语,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。它传达出一种远离喧嚣、回归内心的宁静之美。在现代生活中,这种状态虽然难得,但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。无论是身处自然还是都市,偶尔感受一下“万籁俱寂”,或许能让人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