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伶官的意思是什么】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历史评论文章,收录于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之后。这篇文章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、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史实进行分析,揭示了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的深刻道理。
在本文中,“伶官”是一个关键概念,理解其含义对于把握文章主旨至关重要。
一、
“伶官”在古代中国指的是以表演为职业的艺人,主要包括戏曲演员、乐师、歌伎等。他们通常属于宫廷或贵族阶层中的娱乐人员,负责在宴会、庆典等场合进行歌舞表演。
然而,在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中,“伶官”并不仅仅指一般的艺人,而是特指那些因受到君主宠爱而掌握一定权力、甚至干预朝政的艺人。这些伶官往往凭借技艺和皇帝的信任,获得政治地位,进而影响国家大事。
欧阳修通过列举后唐庄宗宠信伶官的历史事件,指出这种现象对国家的危害,强调了“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的警示意义。
二、表格:伶官的定义与特点
| 项目 | 内容 |
| 基本定义 | 以表演为职业的艺人,包括戏曲演员、乐师、歌伎等。 |
| 历史背景 | 在古代,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,伶官常被统治者所喜爱,有时会参与朝廷事务。 |
| 特殊含义 | 在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中,“伶官”特指受帝王宠爱、掌握一定权力的艺人,常因骄奢淫逸而影响朝政。 |
| 作用与影响 | 伶官可能因受宠而干预政务,甚至左右国家命运,成为国家衰败的诱因之一。 |
| 欧阳修的观点 | 指出伶官之祸源于君主的溺爱,警示人们应警惕小人得势、骄奢误国的危险。 |
三、结语
“伶官”一词在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中具有双重含义:一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艺人,二是指那些因受宠而干政的特殊群体。欧阳修借古讽今,通过这一概念传达了深刻的治国思想,提醒后人要居安思危,防微杜渐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