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

2025-09-05 18:35:27

问题描述:

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,蹲一个热心人,求不嫌弃我笨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5 18:35:27

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】一、
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,常被用来鼓励人们既要勤奋学习,又要勇于实践,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亲身经历来丰富人生。这句话最早出自明代学者董其昌的《画禅室随笔》,但后人多将其归于古代文人之口,如王充、范仲淹等,其实并无确切出处。

在现代语境中,“读万卷书”强调的是理论学习的重要性,即通过阅读书籍获取知识;“行万里路”则强调实践与体验的价值,即通过亲身经历增长见识。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
关于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”的问题,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“作者”,因为这句话是民间流传的俗语,而非某位具体作家的作品。不过,历史上有几位文人曾表达过类似的思想,他们的作品也常常被引用作为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思想来源。

二、相关人物及思想整理表

人物 朝代 著作/名言 与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关系
王充 东汉 《论衡》 提出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”,强调知行合一
范仲淹 北宋 《岳阳楼记》 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体现实践精神
董其昌 明代 《画禅室随笔》 最早记录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这一说法
张岱 明末清初 《陶庵梦忆》 通过游历写实,体现“行万里路”的价值
梁启超 清末民初 《饮冰室文集》 强调“读书明理,行路见世”

三、结语
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虽无确切作者,但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与实践并重的深刻理解。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代学者,都认同这一理念,认为只有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经验相结合,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与社会贡献。因此,在学习与生活中,我们应努力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与能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