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术不正什么意思】“心术不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内心不正直、动机不纯或行为不端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,通常带有贬义色彩,用来批评那些表面一套、背后一套,或者做事不讲原则、不守规矩的人。
一、
“心术不正”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不端正、思想不纯洁,常常表现出虚伪、狡诈、自私等不良心理状态。这种人可能在表面上表现得很有礼貌、很讲道理,但实际行为却往往违背道德和正义,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。
该成语多用于批评他人的道德问题,尤其在职场、家庭或社会交往中,若有人被指责“心术不正”,则意味着其行为缺乏诚信与责任感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心术不正 |
拼音 | xīn shù bù zhèng |
出处 | 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心术不正,志意不坚。” |
含义 | 内心不端正,思想不纯洁,行为不正直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品不端、动机不纯的行为。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 |
近义词 | 奸诈、虚伪、狡猾、诡计多端 |
反义词 | 正直、诚实、光明磊落、襟怀坦白 |
使用场景 | 批评他人道德问题、指出行为不当、评价人际关系等 |
示例 | 他虽然口才好,但心术不正,不可深交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交流中,“心术不正”不宜随意使用,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他人感情。若要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,可选择更委婉的措辞,如“不够真诚”、“动机不纯”等,既保留了批评的意图,又避免了直接攻击对方人格。
总之,“心术不正”是对一个人道德层面的评价,提醒我们在做人做事时应保持正直、真诚,避免因私心而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