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石公素书》是一部古代兵法与谋略的经典著作,相传为秦末隐士黄石公所著,后传于张良,助其辅佐刘邦建立汉朝。该书虽篇幅短小,但内容精辟,涵盖治国、用兵、修身、处世等多个方面,被誉为“千古谋略第一书”。
全书共六章,每章皆以简练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,言辞虽不多,却蕴含无穷智慧。以下为《黄石公素书》的全文
一、原始
道者,人之所蹈,使万物不知其所由。
德者,人之所得,使万物各得其所欲。
仁者,人之所亲,有慈惠恻隐之心,以遂其生成。
义者,人之所宜,赏善罚恶,以立天下之大本。
礼者,人之所履,夙兴夜寐,以成人之行。
信者,人之所期,言而有信,以立人之本。
夫欲安身立命,必先修己;欲修己身,必先正心;欲正心志,必先明理;欲明理义,必先学古。
二、正道
夫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、信,五者一体也。
失一不可,失二不成,失三不立,失四不济,失五不全。
故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
道以明志,德以养性,仁以爱人,义以处事,礼以敬人,信以守约。
此六者,不可偏废,缺一则失其道,失其道则乱其身,乱其身则亡其家,亡其家则灭其国。
三、求人
夫圣人之道,非独用于己,亦可施于人。
故贤者不孤,必有邻;善者不穷,必有援。
是以君子务交贤友,慎择师友,远小人,近君子。
交友之道,在于忠信;处世之道,在于谦和;治事之道,在于公正;用兵之道,在于权变。
四、本德
夫德者,天地之本,万物之根。
无德则无道,无道则无术,无术则无功。
是以君子重德,修德以立身,积德以成业,守德以保家。
德不厚者,不能容人;德不深者,不能任事;德不诚者,不能致远。
五、遵义
夫义者,人之常道,不可违也。
违义则失人心,失人心则失天下。
是以君子守义,不以利动,不以势屈,不以强凌弱,不以众欺寡。
义者,贵在行,不在言;贵在实,不在虚。
行义而不求名,守义而不贪利,方为真义。
六、安礼
夫礼者,人之节度,国之纲纪。
无礼则乱,乱则亡。
是以君子谨礼,敬上而尊下,和而不同,恭而有度。
礼者,非徒饰貌,而在于心。
心敬则礼从,心慢则礼废。
故君子以礼修身,以礼治家,以礼安邦。
结语:
《黄石公素书》虽篇幅不大,然其思想博大精深,涵盖人生百态,是古人智慧的结晶。无论身处何境,读此书皆能获益匪浅。愿后人以此书为鉴,修身齐家,治国安邦,以达至善之境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