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哪里

2025-10-23 09:06:04

问题描述:

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哪里,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?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3 09:06:04

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哪里】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,常用来表达在实际应用中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遗憾。这句话不仅富有哲理,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。下面将从出处、含义、作者背景及延伸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

1. 出处

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最早见于宋代诗人陆游的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诗中。原句为:“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但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并非直接出自该诗,而是后人根据诗句内涵提炼出的俗语。

2. 含义

这句话的意思是:当真正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,才会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太少,从而产生懊悔之情。强调了实践与积累的重要性。

3. 作者背景

虽然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不是直接出自某一位古代文人的著作,但它与陆游的诗句精神相通,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思想。

4. 延伸意义

这句话常被用于提醒人们要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,避免临时抱佛脚。它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迅速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。

二、信息对比表

项目 内容
出处 非直接出自某位古人著作,源自对陆游诗句内涵的提炼
原始诗句 陆游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
含义 实际应用时才意识到知识不足,强调实践与积累的重要性
作者背景 陆游(南宋著名诗人)
延伸意义 提醒人们注重日常学习,避免临时抱佛脚;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
使用场景 教育、职场、个人成长等领域,常用于劝诫或自我反思
现代应用 在信息爆炸时代,鼓励持续学习、提升自我能力

三、结语

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虽非出自某一具体文献,但其思想源远流长,深受历代文人推崇。它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提醒,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总结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这句话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