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房谋杜断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房谋杜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和《新唐书·杜如晦传》,用来形容唐朝时期两位著名宰相——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才能与分工。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在团队合作中,有人擅长谋划,有人善于决断,各司其职、相辅相成。
一、总结
“房谋杜断”原指唐代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搭配:房玄龄负责出谋划策,杜如晦则果断决策。后来引申为在团队或组织中,有善于思考的人和善于执行的人配合工作,形成高效协作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房谋杜断 |
出处 | 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、《新唐书·杜如晦传》 |
拼音 | fáng móu dù duàn |
字面意思 | 房(房玄龄)谋(谋划),杜(杜如晦)断(决断) |
引申意义 | 比喻有谋略者与有决断力者搭档,形成高效协作 |
历史背景 | 唐初,房玄龄与杜如晦共同辅佐李世民,是“贞观之治”的重要功臣 |
人物简介 | - 房玄龄:善谋略,擅长制定政策 - 杜如晦:善决断,执行力强 |
现代应用 | 多用于形容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分工,强调互补性 |
三、延伸理解
在现代管理学或团队建设中,“房谋杜断”常被用来描述一个高效的团队结构。比如,一个企业中,有人负责战略规划,有人负责执行落地,两者结合,能够更好地推动项目发展。这种搭配不仅提高了效率,也减少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。
此外,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,在工作中应注重人才的合理搭配,发挥每个人的长处,才能实现整体目标的最大化。
四、结语
“房谋杜断”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,更是对现代团队协作理念的一种肯定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于不同能力的互补与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