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峨峨洋洋意思和来源是什么】“峨峨洋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气势宏大、壮丽辉煌的景象或人物气度。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,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观或人物风范时使用较多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
峨峨洋洋 | é é yáng yáng | 形容山高大雄伟,水浩荡广阔;也比喻气势恢宏、气度不凡。 |
二、词语来源
“峨峨洋洋”最早出自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”虽然该句并未直接出现“峨峨洋洋”,但后人根据其意境发展出了这一成语。
更明确的出处见于《文选·左思·蜀都赋》:“峨峨洋洋,千乘万骑。”此处用以形容车马众多、场面盛大,后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宏伟壮观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- 用法: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、建筑气势或人物风范。
- 例句:
- 长江奔流,峨峨洋洋,气势磅礴。
- 这座宫殿巍峨壮观,真是峨峨洋洋,令人叹为观止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蔚为壮观、气势恢宏、浩浩荡荡 |
反义词 | 狭小局促、微不足道、平淡无奇 |
五、总结
“峨峨洋洋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既可用于描绘自然风光的壮阔,也可用于赞美人物的气度非凡。其源自古代文学,经过历史演变,逐渐成为表达宏大景象的常用词汇。了解其含义与来源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