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严选问答 >

棘刺母猴典故

2025-09-13 16:04:54

问题描述:

棘刺母猴典故,快急死了,求正确答案快出现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3 16:04:54

棘刺母猴典故】“棘刺母猴”是一个出自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的典故,讲述了古代一位工匠为了证明自己技艺高超,而虚构出一种无法被他人看到的“母猴”,以此来讽刺那些虚张声势、言过其实的人。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差距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诚信和真实性的重视。

一、典故总结

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,齐国有一个擅长雕刻的工匠,名叫公输班(即鲁班)。他声称自己能够用极细的针在棘刺上雕刻出一只母猴,而且这只母猴的形状非常逼真,连眼睛都能动。然而,当别人要求他展示时,他却说:“我确实能做,但没有人能看见它。”这显然是在以夸张的方式掩饰自己的无能。

后来,有人将此事告诉了齐王。齐王派人去询问,工匠只好承认自己并没有真正做出那只母猴,只是用言语来吓唬人。齐王因此对他进行了惩罚。

这个典故的核心在于:“言过其实,终将失信”。它警示人们不要轻信浮夸之辞,更不要自欺欺人。
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
项目 内容说明
典故出处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主要人物 公输班(工匠)、齐王
故事梗概 工匠声称能在棘刺上雕刻母猴,实则未完成,后被揭穿。
核心寓意 言过其实、虚张声势终将暴露,强调诚实与真实的重要性。
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,百家争鸣,思想活跃,但也存在浮夸之风。
现代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,应避免夸大其词,注重实际能力与成果。

三、结语

“棘刺母猴”虽然只是一个寓言故事,但它所传达的道理却十分深刻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,保持真诚与理性尤为重要。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治理,唯有脚踏实地、实事求是,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信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