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过秦论三五段原文】《过秦论》是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所著的一篇重要文章,全文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篇,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秦朝兴衰的原因。其中第三、第五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,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秦朝灭亡原因的深刻剖析。
一、
第三段主要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密的统治体系,但并未善用其优势,反而实行严刑峻法、横征暴敛,导致百姓怨声载道,社会矛盾日益激化。贾谊认为,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,是因为没有施行仁政,只靠暴力维持统治。
第五段则进一步指出,秦朝虽强,但缺乏德治,未能赢得民心。即使在秦二世时期,依然沿袭旧制,不思改革,最终导致陈胜、吴广起义爆发,天下大乱,秦朝迅速崩溃。贾谊通过对比秦与前代王朝的治国方式,强调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”的观点。
二、表格展示
段落 | 内容概要 | 核心观点 | 作者态度 |
第三段 |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继续推行严刑峻法,忽视民生 | 秦之亡在于不施仁政 | 批判秦朝统治者的暴政 |
第五段 | 秦二世延续暴政,不思改革,导致天下大乱 | 攻守之势异也,仁义不施 | 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|
三、总结
《过秦论》第三、第五段通过对秦朝由盛转衰过程的分析,揭示了“仁政”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。贾谊以史为鉴,警示后人:仅靠武力和制度无法维持长久的统治,唯有施行仁义、体恤民情,才能真正巩固政权。这篇文章不仅是对秦朝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历代统治者的一种深刻警醒。